近年來,中國智能產業、數字經濟蓬勃發展。5G、物聯網、大數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備受與會人士關注的創新成果,展現出中國智能產業澎湃發展動力。
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新時代黨員幹部奮鬥的目標。美好生活構成的因素或者是要素,實際上是比較多的,醫療、教育、養老、就業等公共服務,政務審批等服務,以及衛生、文明、生態環境、產業發展,涉及的範圍比較廣,內容比較多。新時代新要求,新擔當新作爲,公共服務的標準提高了,政務服務的平臺拓展了,交通出行、醫療健康、知識輸送、居家養老等等服務都搭上了數字“快車”,讓人民羣衆的幸福生活插上了智慧的“翅膀”。
智慧公共服務,讓羣衆智享生活。優質的醫療資源和教育資源,是羣衆呼聲比較高的需求,而“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教育”,讓醫療會診、掛號、繳費上了網,將知識從圖書館搬到了網絡上,讓羣衆可以享受到更加優質的醫療資源和均衡的教育資源。“雲招聘”平臺的建設,智慧交通智慧系統和停車系統的運用,這些都讓羣衆的生活充滿了智慧的色彩。
智慧政務服務,讓數據代替跑路。從“滿城跑”到“一窗辦”,從“跨省通辦”到“一網通辦”再到“一件事一次辦”,爲方便羣衆辦事,讓羣衆少跑一些路,基層黨委政府通過部門共建政務服務網絡平臺,開通政務服務網上便民服務大廳,讓數據跑腿代替了羣衆跑路,羣衆不出門就可以辦事了,幸福感肯定更強一些。
智慧生活服務,讓幸福送到門口。回家路上的聲控燈,電商平臺的建設,快遞業務的興起,讓人民羣衆可以享受到“上門經濟”的服務模式。基層黨委政府要加快數字鄉村建設,要完善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讓羣衆享受便捷的交通,保障快速的上門服務。
生活的便捷,基層黨委政府要打造“十五分鐘便民服務圈”,生活的品質,要優化和美化環境,要通過衛生死角的清理和老舊小區等改造,讓羣衆生活更有質感。(吳超)
編輯:李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