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站/拿捏北京華府距離 賴侯柯必修
高人竟在我身边 晨星LL
赛马娘:芦毛灰姑娘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左)、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中)、民衆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右)。(本報資料照片)
雖然北京將中華民國副總統賴清德過境美國事件喻爲衝撞美中關係的灰犀牛,美中臺當前依然保持克制低調,賴清德過境的國際聲量不如蔡英文總統今年3月過境高漲,美中的區域角力也不如今年4月和去年8月深刻;華府與北京選擇淡化賴清德因素,全力回控雙邊關係。
當國務卿布林肯6月從北京回美國後,標誌這段緊張了五年多的關係,首次出現緩和跡象(2022年的拜習會實在算不上緩和);財政部長葉倫和氣候變遷特使柯瑞接連登陸,並密集與多位北京高層官員互動,均表示雙邊關係再怎麼緊張,都有些不得不談的迫切性了。
通貨緊縮加劇、經濟成長停滯是目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擔憂的問題,再碰上極端氣候的重大災難,民怨升騰就容易出現「維穩破口」。
拜登選舉壓力不比習近平執政壓力小,美國通膨、槍枝暴力和墮胎等問題,前總統川普挾愛國之名來勢洶洶,都不斷催促着拜登取得政績來緩解。
在美中都有修睦意願的狀態下,淡化賴清德過境就成爲必然之舉。北京的紅線很清楚,一是賴不得靠近大華府地區,即便是造訪在華府周邊的美國在臺協會華盛頓總部,都會挑動北京敏感神經,二是賴過境期間不得發表臺獨言論,當然這個臺獨依然由北京定義。
美女主播被发现偷上日本交友社团?遭同事发现亏:以后日粉大爆发
賴清德此次過境頗爲低調,除了參與僑宴,過去一定會有的會晤聯邦參衆議員,到目前爲止還沒看到。美中關係仍在動態發展,任何一點動靜都可能是雙邊關係惡化的引信,可以確定的是,修復關係的大方向不變,有志總統大位的領導人要如何謹慎拿捏與北京和華府的距離,不只是賴清德的功課,侯友宜、柯文哲都不能迴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