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是崇禮最閃亮的標籤。一年中,崇禮有長達5個月的時間都被皚皚白雪覆蓋。作爲賽事的重要承辦方和50塊冬奧會金牌的產生地,崇禮吸引着衆多關注的目光。
雪舞銀河,相約崇禮
崇禮隸屬於河北省張家口市,位於河北省西北部,地處內蒙古高原與華北平原過渡地帶。隨着北京和張家口成爲2022年冬奧會的舉辦城市,張家口的崇禮瞬間從昔日鮮爲人知的小縣城聞名中外。
崇禮最開始只有兩條主幹道,在節假日期間,崇禮城區的車輛高達4萬多輛。而在冬奧期間,出現明顯的客流高峰期,遠遠超過崇禮的交通管理能力上限。在冬奧會這一巨大需求的推動下,崇禮開始了雄心勃勃地智慧交通和智慧生活推廣計劃,最大限度緩解道路擁堵和停車難等問題,爲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提供最大便利的出行服務。
崇禮與周邊城市的交通位置路線圖
張承高速和省道張沽線縱貫崇禮全境,張家口軍民合用機場已通航。京張高鐵崇禮支線通車後,從北京至崇禮滑雪僅需不到1小時車程。延崇高速、籌劃京北一級路,通車後北京到崇禮的路程將比現有路程縮短一半。
“1+1+N”構架:數據交通暢行冬奧
所謂“1+1+N”構架,指的是崇禮智慧交通綜合管控中心,崇禮智慧交通數據匯聚平臺,以及崇禮停車誘導系統、崇禮停車信息服務系統、智慧交通出行即服務系統、崇禮智慧公交系統等多個應用系統,具備了彙總和分析崇禮交通領域所有數據的功能。
上完厕所怎么擦?医给正解 泌尿道感染8原因:性行为时间太长小心
崇禮智慧交通平臺規劃了機場數據及停車相關數據、道路基礎數據、行政數據、氣象數據、道路監控數據等13類數據。在公交車上,如出現司機疲勞駕駛、未系安全帶等可能影響行車安全的行爲,以及乘客未佩戴口罩的行爲,平臺都會在第一時間自動向公交部門相關工作人員發出預警,工作人員則通過該車廣播系統及時對司機或乘客進行語音提醒。
爲了使京張之間形成快速通道,近幾年兩地間實施了一批重大交通工程。於2021年年底竣工通車的延(慶)崇(禮)高速公路全長約116公里,重點實施基礎設施數字化、路運一體化車路協同、北斗高精度定位綜合應用等技術。
延崇高速線路規劃
按照河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等的方案紀落地實施,延崇高速在自動駕駛、車路協同、高精度定位、路況信息感知、車路信息交互等方面開展智慧公路試點,並針對山高、橋多、隧道多的線路特徵,開展智能化路況感知預測系統的研究,在沿線佈設針對性的監測設備,實時採集和監測路況信息,並對信息進行分析、預測,爲車輛通行提供智能服務,最終打造成河北省內首條科技示範智慧高速路。
此外,還有2019年12月開通的崇禮鐵路。崇禮鐵路線路自京張高鐵下花園北站引出,途經宣化區、赤城縣,終點至崇禮區太子城站,全長53千米,設計速度250千米/小時。崇禮鐵路是新建京張高鐵的支線鐵路,主要服務於2022年北京冬奧會張家口崇禮賽區、崇禮區旅遊資源開發和崇禮區南部地區居民出行,與京張高速鐵路正線一起形成北京至張家口奧運村最便捷的客運通道,同時,對於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張家口融入首都一小時經濟圈意義重大。
崇禮鐵路建設線路圖
智慧交通融入智慧生活
作爲2022年冬奧會滑雪項目的關鍵比賽地點,崇禮自從奧運申辦成功後便開始着手智慧化建設,並實現智能購物、智能交通等行業的智慧化,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例如,人們利用約車軟件能夠網上約車,還能夠查詢公交車的實時位置,便利了人們的出行。遊客可以在旅遊軟件上瀏覽景點、查詢路線、預訂酒店和提前約車,爲遊客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旅遊信息服務。
爲實現高速公路、高鐵與域內公交的無縫隙轉乘,在崇禮南、崇禮北、太子城新建的三大交通樞紐,支持高鐵與公交車、擺渡車、出租車、私家車之間一站式換乘。工程全面建設P+R停車換乘系統,預留軌道交通系統,構建以電動公交爲主的綠色公共交通體系,並配建地下停車場,方便遊客觀賽和出行。
在太子城站,共設計地上和地下兩層站房,其中地上一層內設置夾層,自上而下以臺地狀依附於地形而設,夾層與站臺、一層與室外廣場、地下一層與市政樞紐換乘廳分別相連接,爲站房的功能和客流轉換提供了條件。旅客由站房奧運出站通道出站後,下行可進入樞紐安檢區,安檢後乘坐擺渡大巴通往各賽場,或出站後直行通過天橋進入冰雪小鎮。
崇禮南客運樞紐的城市綜合指揮中心
在主要街道,道路監控跟蹤攝像機主要與雷達傳感器相互配合,當雷達綜合管理預警系統檢測到異常事件以及需要查看實時道路視頻和需要跟蹤某一車輛或行人時,雷達綜合管理預警系統通過雷達設備獲取信息後聯合附近的攝像機。
根據定義的聯動規則,使用這些信息來控制跟總攝像機進行準確查看,雷達綜合管理預警系統能動控制攝像機平移、傾斜、變焦和變倍等動作,並根據交通現場做出快速響應,爲交通安全保駕護航。
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也是對崇禮智慧交通平臺的一次重要檢驗,“智慧崇禮”運用物聯網、互聯網、通信等技術,全面實現互聯網與社會各指標的對接,將水、電、氣、熱等基礎信息數據聚合智慧交通應用,對各種能源系統提供監測控制、操作運營、動態評估、能效管理等服務,確保了2022年冬奧會的順利舉辦,成爲智慧化的奧運典範,讓“智慧崇禮”走在了“互聯網+”時代智慧城市建設的前列。
來源: 科普中國-星空計劃(創作培育)